破茧,只为那美丽的绽放

发布时间:2024-03-15浏览次数:612

人物简介:

扬州分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积累了很多关于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与应用能力,也激发了他想进一步深造的念头,他决定参加自考。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并在他的埋首苦读中破土而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考取了扬州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后通过努力,又考取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突出,留校任职,准备读博。


升学典型:

一粒种子,悄悄地萌芽

2011年,王亦周在懵懂中走进了bat365官网登录信息工程系,在这里,他初次接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但也伴随着面对新知的困惑。细心的班主任朱老师捕捉到了他的无助,耐心地鼓励他,并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共同帮助他度过了这段瓶颈期,使得他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渐入佳境。几年的学习,让他积累了很多关于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与应用能力,也激发了他想进一步深造的念头,他决定参加自考。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并在他的埋首苦读中破土而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考取了扬州大学设计学院。

发现不完美,亦是接近完美

进入扬州大学设计学院,是王亦周的逐梦之旅,但也是他对自己发起的挑战。陌生的环境、专业的差异、学习难度的大幅度增加,让他一度想放弃,抱着得过且过能毕业就好的态度,应付式对待学习。班主任朱老师得知了他的情况后心急如焚,和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对王亦周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未来的规划逐渐成型,那颗躁动的心也渐趋平复,一路披荆斩棘,走进了毕业季。一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朱老师对他说的那段话——“我们的伟大并不是自己完美无缺,而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并将自己变得接近完美”。

大学四年,不仅增长王亦周的知识,更是拓宽了他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毕业的前一天,王亦周思考了很多,该如何工作?自己能力如何?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准备好了?许多问题深深的缠绕着王亦周。他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断突破,走向更完美的自己。天空露白,王亦周做了一个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考研。他知道该想法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因此他深深地藏在了心里,哪怕是比较亲近的班主任,他也未曾透露。

破茧,只为那美丽的绽放

开始决定考研的那一天,王亦周知道自己的能力,看着这一次并不是与同样能力的人相比,而是与全国的学生相比。他所背负的压力已经并不是一般考研学生的压力,而是更加的沉重,这并不是单单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有求学历程的问题,可能会让他在考研中遭受歧视。所以王亦周在复习时格外的努力,并且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日语。

此时的王亦周就似那努力破茧的蝶,每天坚持14个小时的学习,欲以最美的姿态冲破茧的束缚。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最终他以395分学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长春工业大学,其中两门专业课取得了双第一。成功录取之后,他第一时间回到母校与班主任分享其喜悦,因为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朱老师的信任与鼓励。那一刻的王亦周气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他微笑着说出不苦,我觉得不苦时,朱老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因为作为老班,深知他一路走来的艰辛。是啊,如果没有一路相伴,谁能想到他背后经历过多少迷茫,多少不理解,多少失落?可能没人会了解吧,但那一刻确确实实是最帅气的一刻。

拼搏过的人生才最闪亮,再回母校,王亦周想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请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骄傲。”梦想没有终点,只有敢想,才会拼搏。现在的他正在准备读博,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相信他一定会更加的自信、坚定、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