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帮助同学们在意外突发时既能科学保护自身安全,又能及时为他人提供专业有效救助,10月21日,我校专为2022级全体学生组织了一场内容实用、形式丰富的应急救护培训。本次培训聚焦“应急救护基本急救知识”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两大核心板块,特邀扬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领域资深讲师乙贝老师担任主讲,2022级全体学生及各班班主任参加活动。培训由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汤恩斌主持。

乙贝老师以“校园及生活中高频突发的应急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多起真实救援案例的生动分享,让在场师生深刻意识到应急救护知识“早掌握、早受益”的重要性。“在校园里,同学运动时不慎擦伤、扭伤;在生活中,家人进食时突发异物卡喉,这些看似常见的意外,若处置不当,都可能引发更严重后果。”乙贝老师的讲解贴合实际,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

乙贝老师围绕应急救护核心知识展开系统教学:从轻微擦伤的清洁消毒步骤、不同类型伤口(如割伤、划伤)的止血包扎技巧,到骨折固定时“先固定、后搬运”的原则与操作要点,再到针对异物卡喉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一个知识点都结合高清图文演示和关键细节强调,确保同学们清晰理解操作逻辑。在AED使用教学环节,乙贝老师将复杂操作简化为“开机、贴片、电击”六字秘诀,结合模拟设备演示,详细说明AED的取用流程、电极片粘贴位置及操作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即使是首次使用,只要严格遵循语音提示,就能有效开展救助”,消除了同学们对专业设备的畏难心理。
培训过程中,同学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遇到疑问及时举手提问;班主任们也积极参与互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实操要点,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汤恩斌在总结时强调,应急救护技能不是‘学过就会’,而是‘练熟才精’,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技能,真正做到在紧急时刻‘敢出手、会出手、出对力’。“以前看到有人受伤或遇到紧急情况,总觉得自己帮不上忙,特别着急。这次培训让我学会了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还知道了怎么用AED,以后不管在校园还是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我再也不会手足无措了,也有信心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2022级学生李同学在培训结束后分享道。
此次应急救护培训,不仅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实用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更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平安校园增添了重要保障。我校将持续围绕学生安全需求,开展各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安全培训活动,全方位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营造更加安全、和谐、温暖的校园环境。(文图/汤恩斌 审稿/李超 李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