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从全国第十五届数智化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传来喜讯,学校从全国近千所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获“数智化教改最具影响力奖”,成为该奖项20所获奖院校中唯一的中职院校(其他均为本专科院校)。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广斌上台领奖,并在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是4家中职院校经验交流单位之一。
5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数字教育·智启未来”第十五届数智化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以“以科技和产业要素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静波及来自全国的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职业院校领导、行业领袖及知名企业家等千余名代表参会,共探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数智化转型路径,共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教育理念、内容、场景、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颠覆性变革。《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2035年) 》中提出,要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大会设置“学科交叉·AI穿透”“双高跃迁·产教升维”“聚产融教·AI赋能”“专业升级·特色领航”四大主题论坛。
杨广斌在“专业升级·特色领航”论坛发表题为《数智赋能·产教共生: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扬州模式”的创新实践》的主旨演讲,从“双元协同育人机制”“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分享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建设经验。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构建数智化人才培养新生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的专题报道曾在《中国教育报》刊发。2025年扬州市全域推进职业教育“双元制”改革,学校大数据与会计、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5个专业获批首批市级“双元制”建设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学校申报建设数智化技术与应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功获市级立项,并被列入扬州市2025年民生幸福工程重点任务,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制造+财税数字化实训+虚拟仿真教学+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该实训基地,学校将与用友共建“企业数智化项目远程交付中心”,引入企业真实咨询项目,师生共同参与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项目实施,服务扬州全域数字化转型,力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学研用服创”协同创新平台。
面对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需求,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杰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区域企业实现数据驱动决策,为扬州全域数字化改革和长三角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文/殷燕 图/王相林 审稿/柏小凤 李翔宇)